2021年度 CQWW比赛B7Q团队参赛记录
来源: | 作者:BG7XWF | 发布时间: 2021-12-07 | 176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2021年11月26日至29日,B7Q团队技术OP及后勤人员以M2 H模式使用BA7QT呼号参加了2021年度的CQWW CW比赛。



【天线】

80米:端馈

40米:DB18

20米:全尺寸3单元

15米:全尺寸4单元

10米:全尺寸6单元

电台:K3、590SG

功放:若干



OP:BA7QT BA7QNBD7QY BD7RS BD7SA BG7RN BG7SRM BG7QAG BG7XWF BG7XXW BG7XXU BG7UI BG7XYL

一度一度的CQWW CW比赛,总是B7Q基地人最齐全的一次,不单BD7QY等特地赶来,连后勤组组长BD7SA都特地携带夫人BG7UI从南宁赶来助阵。



机务组提前一天安装好了一副八木,修复了一副八木,并且重新调整了80米波段的端馈,设置好了机子的软件和操作,为后续OP的值机提供了极大帮助。








惯例晚上聚会,提前一晚进行聚餐沟通不单可以更好的调整作息,提前安排工作也使得大家有更加默契的配合和分工,同时也是吹水聊天、增加感情的必备手段,晚餐过后更有激动人心的篝火晚会,大家在篝火边谈天说地饮茶论道,好不快哉,“今晚是生活,明早是比赛”正是这种情景的真实写照。




一觉起来,就已经是比赛前夕,一大早惯例对着北美方向在20米和15米波段进行工作,20米波段给我感觉就是底噪再次增大了,而且这次比赛北美的台比5月的WPX少了很多,日本的台倒是挺多挺强的,对比JIDX的时候少得可怜的JA台强了很多,但是1个JA只有1分的分值,只能说是没有北美的时候聊胜于无的消遣。

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中午的时候感觉20米传播已经下去,北美的台已经绝迹,切换到10米去看看有无惊喜,结果被日本老头围殴了许久,一直都在堆叠中,虽然很热闹,但是分数实在不敢恭维,索性刷了一波基础分草草收工。

从传播整体而言,本次传播感觉很疲软,虽然SN显示有50+的数值,但是对比CQWW SSB比赛时SN 110+的爆发,可以说是很乏力了。在值机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10米的疲软,连我们7区的10米都感觉困难异常,比赛时就已经预感到了北方的10米肯定更加惨淡,但高波段的疲软对南方的台来说是非常致命的,正如我之前说的,北方的电台距离欧洲和北美更加接近,少1-2跳的反射即可以增强10-20db的信号强度,使得低波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南方则高波段更加吃香,且波段的开通时间会更长更早,但是10米如果疲软期的话,那就变成了田忌赛马一样的类型,北方用10米的劣等马和南方的优等马进行互换,对于南方来说是肯定亏本的。


从赛后各台的成绩来看,和我预想一样,10米波段大家的成绩都很低,南方的台普遍还能上百,北方的话通常都是在两位数左右,不可谓不惨淡。另一个奇怪的是20米波段也很少,并不太清楚北方台的情况,由于我周六需要搬砖,因此在周日上午匆匆返回后便进入到值机工位,看到20米的时候我挑了一下眉头,这台数真的有点少了,以往比赛15米和20米都是大头,这次20米的台数明显少于15米,甚至低于40米。从事后的波段QSO统计图来看,20米波段开通的时间较短、加之我们并没有很好把握20米开通的时间有关,除了最开始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20米工作(现在想来,甚至还是我在走之前进行的)之外,在第一天傍晚只工作了很少了时间就切换到了40米和80米的状态;在第二天上午时20米也没有补够足够的数目,因此20米波段的数量偏少,反而是40米的数量比以往的要多,甚至80米都比以往多很多(好像也是我再周一凌晨补上来的)。